逆行,就是穿上这身战斗服,再也不回头

时间:2025-05-22 14:19:00

扫码看视频

  26年来,他坚守一线,冲锋在前,参加过上千次救援,抢救被困群众上百名。钻火场、入废墟、堵泄漏……一个个重大救援现场,都留下他拼搏的身影,他用血肉之躯刻写平安史诗。他干一行爱一行,在后勤保障的“新阵地”,亲力亲为,只为让参与救援归来的队员们吃上一口热乎饭、洗个热水澡。他就是今年刚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邺。
  近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走进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近距离了解这位“逆行者”的先进事迹。
  
废墟里开辟出一条“生命之路”
  “每一次警铃响起,都是对生命的承诺。每一次逆行奔赴,都是对使命的践行。”多年来,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张邺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每一次执行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他都是第一个上、最后一个撤离。
  如今,他依然清晰记得2019年发生的一起山体滑坡灾害。当时,天色渐暗,垮塌区域自南向北倾斜于自然形成的黄土沟壑中,区域内沟壑平均深度70米,坡度倾斜约53度,救援区域坡度最大倾斜度约83度。上有几百吨垮塌建筑基座,下有几十米深沟,作业面狭窄,坡陡沟深,土质松软,救援现场小面积土方石块不计其数,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接到警情后,时任当地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的张邺第一时间带领队员到达现场。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和群众提供线索,他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及里”的原则,组织十多名队员采取“撬棍扩张、气垫顶撑、速断切割”等战法战术实施救援。
  当晚8时许,张邺凭借多年经验,提前预判救援现场有可能发生垮塌的危险,及时果断命令救援人员迅速撤离,成功避免了消防救援人员的伤亡。二次垮塌撤离之后,救援现场陷入僵局,救援人员面临的是更加艰难的生死考验。
  “在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根本没时间恐惧,救援人员按照临时定好的救援方案,分梯队进入现场,有针对性地实施救援。”张邺回忆道,随着夜幕降临,能见度降低,救援现场有可能再次发生垮塌,留给废墟中幸存者的时间不多了。
  面对前方不可预测的困难,张邺没有犹豫,主动请缨,在征得救援指挥部同意后,冒着随时可能发生再次坍塌的危险,带领救援人员再次深入废墟现场,用身体开辟出一条救援“生命之路”。
  “张邺,无论如何,你带进去多少人,必须全部带出来!”回想这场救援行动,张邺清晰记得当时上级的命令:这是使命,更是职责。在长达9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下,张邺和消防救援人员成功救出多名被困群众。
  
为生命而战,绝不言弃
  “每一位身处危险的群众,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救援。消防救援队员就是为生命而战,绝不言弃!”26年来,张邺无论身份如何转变,都始终如一、全力以赴投入到每次救援一线,用心用情守护辖区的平安和谐。
  火场如战场,半秒决生死。每次出警,不论是面对凶险的森林大火、爆炸事故抢险救援现场,还是居民楼里的熊熊烈火,张邺都沉着应对,和队友们生死与共。特别是在遇到危险时,他总是把队友挡在身后,以真诚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年,张邺军校一毕业,就主动申请到管理最严、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基层中队工作。在蒲县、隰县、乡宁等大队担任主官时,张邺始终奉行靠骨干“带”、靠制度“管”、用纪律“严”,更要用“情”去打动、用“心”去感化的“领兵带队”原则,带出多支一流的消防救援队伍,维护了辖区火灾形势稳定,守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选择了消防就是选择了奉献。因工作繁忙,他没时间顾及家庭,一到春节,只能在执勤战斗岗位上度过。张邺感慨道:“今天的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位在浓烟烈火中托举生命的兄弟,属于深夜里为我们亮着的那盏归队明灯。”
  “第一次进入火场时,自己完全是蒙的,好在有师父一点点地教。”在基层多年的坚守中,张邺早已记不清自己带过多少兵。在他手把手的教育下,曾经的新兵如今个个身手矫健、技能过硬,成为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据了解,张邺带领的队伍先后获得应急管理部“集体二等功”、省级“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市级“青年文明号”和“文明单位”等荣誉。他个人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多次获得“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工作标兵”“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说起消防救援时面临的生死抉择,张邺坦言:“直面生死的事儿,总得有人去做。我们消防救援人员的字典里没有‘退缩’和‘绝望’。穿上了这身‘火焰蓝’,我们就是火场硬汉!”
  
从救援一线到后勤保障干一行爱一行
  “后勤工作就是做好后勤服务。每次队员们从救援一线、训练场上回来,都能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汤,洗个热水澡。”2020年,张邺到机关任职后,迅速适应角色转变,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奋发进取,甘于奉献。
  “厨房必须保持清洁,染有油污的抹布、纸屑等杂物随时清除,炉灶油污及时清洗,以免火屑飞散,引起火灾。”走进支队餐厅,干净整洁的用餐环境,每张餐桌上摆放着“拒绝餐饮浪费”的桌签,“制止餐饮浪费崇尚勤俭节约”倡议书张贴在显著位置。
  “哪有什么天生的逆行者,不过是穿上了这身战斗服,就再也不会回头。”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后勤保障科负责人张杰至今记得,2023年举行的一次战勤保障拉动演练中,从搭建指挥帐篷等基础设施到准备应急食品、灭火药剂等补给,从前期筹备到后期演练,整整一个多月时间,张邺每天奔波于演练现场,事无巨细。大家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据了解,战勤保障是指在突发灾害事故或大规模救援行动中,为一线作战力量提供器材补充、油料供应、生活保障、医疗救护等后勤支援的专业体系,确保救援任务的持续性和高效性。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勤保障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急救援提供“粮草先行”的支撑,是现代化救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长时间的救援作战对队员的体力消耗极大,这时候饮食保障必须跟得上。有着多年一线救援经验的张邺感同身受,专门给支队配备了火场炊事系统单元,有效解决了各类灭火、地震救援现场的饮食保障问题。
  从一线救援现场到后勤保障工作,张邺干一行爱一行。为推动12个消防基建项目建设,他坚持聚焦实战、服务基层、精细管理、精准保障,为服务中心、支撑主业和各项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在民房坍塌、森林火灾等重大应急救援任务中,他亲力亲为,把作战物资供应到一线、装备技术服务到一线、生活保障延伸到一线,为前方提供了坚实基础。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