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这是隐私,不便展示! 很多人反感:上门真大可不必...都有苦衷,网友吵翻

时间:2025-08-16 13:35:00

新学期即将开始

不少中小学老师的家访活动

正在密集地进行

不过

并非所有的上门家访都很顺利

不少老师都碰到了

婉拒、吃了"闭门羹"

有的家长明确表示

不希望老师上门家访

有的家长则和老师约在咖啡馆见面

image.png

此前,有家长在网上发起"是否喜欢教师入户家访"的调查,超过80%的网友都投了"不喜欢",其中,90后的家长占比近一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现在通信技术这么发达,大家又很看重隐私,上门家访应该成为"过去式"。

image.pngimage.png

当然,也有人为老师发声,说是因为有相关的规定,老师上门家访也是不得以、是按规定办事。

image.png

老师家访,家长为何“有压力”

近年来

类似婉拒老师上门家访的

情况越来越多见

随着社会对个人隐私的重视

家访的边界感问题引发热议

尤其是90后家长

对个人隐私比较注重

不希望老师打扰

记者调查发现,在现代家庭中,部分家长不倾向老师上门家访,原因一方面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学生家庭中出现单亲、重组,或者家有大病重病化疗老人、住房条件困难等各种现象,令一部分家长感到老师上门家访很不方便。

image.pngimage.png

另一方面,有些家长认为,现在通信方式便捷,有时候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也能解决问题,没必要必大热天跑一趟。

image.png

记者发现,家长们认为

家访的初衷是好的

但有时难免感到“有压力”

↓↓↓

为了迎接老师家访

有的家长提前准备

除了最基本的打扫房间

还要布置环境

希望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比如:书橱里放什么书,要特别考虑,营造出注重家庭教育的温馨氛围。朱女士的女儿读小学,孩子的老师上门家访却比约定的时间提早到了,自己还在匆忙打扫,很尴尬。

还有家长考虑到天气炎热,为老师准备饮料,可能学校有规定,老师自带矿泉水。还有的家长为了向老师全面展示孩子成长情况,在孩子“幼升小”时还做了PPT,展示孩子成长经历和个人特长。

上海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上海家长学校特聘专家邱吉清认为,上门家访还是很有意义,尤其是新生家庭,家长和老师见面可以建立起初步信任,为今后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邱吉清指出,上门家访不仅仅是面对面信息的交流,更多也是情感的链接。“老师走到家里,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家人之间相互交相处的方式,对孩子今后在学习的表现,老师也多了一层理解。

同样,家长也能够知道老师是以什么行为表达方式与孩子相处,上门家访可以看到非常直观的印象。

image.png

家访形式能否更丰富多元

实际上,对于家访,有关部门曾发布过相关规定。根据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学校领导要带头开展家访,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

image.png

今年暑假前,普陀区下发给全区中小学校的《上海市普陀区教师家访指南》明确,对于坚持推拒老师上门家访的家长,导师可满足其特殊的“需求”,如:约在公共场合见面、先电话沟通。同时,对该学生开展重点关注,积极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更重要的是,等家长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感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家访。

邱吉清建议,在家长对老师上门家访有抵触的情况下,老师不妨退退而求其次,换一个地点见面,比如咖啡厅、茶室等公共空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学校与老师面对面交流。重点是要给老师和学校要给家长选择权,希望什么样的形式让自己更自在,更容易真实自然的表达自己,让形式要让位于目的,目的是家长与老师进行沟通。

对于网上评论“老师也不想上门打扰”的声音,邱吉清称,家访一般集中在暑假的8月的上旬或者中旬进行。几天之内要完成四、五十位学生的,那就意味着每天可能要家访五六个,老师要密集的进行家访,对老师来说也是非常高负荷的工作。

image.pngimage.png

专家指出,教育部的意见里有提出“创新家访”的形式。家访本应该是个性化的,但是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密集的完成家访,质量势必会下降,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打卡“式家访。

另外,家访时间也可以分散,常态化一点,按需进行。例如,重点学生要重点家访,一学期可能不限于一次,但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也不一定每一年都一定要去联系一次,专家认为,可以给老师更多灵活的权利,同时形式上也能更多的创新。

家访的目的是家校协同育人,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家校沟通的方式,都是应该值得鼓励的,不仅仅拘泥于上门家访这一种形式。

image.png

对于是否需要上门家访

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

有家长则建议取消家访

认为家庭环境是隐私

不方便展示

“现代人边界感太强了”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有人对家访持支持态度

“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

家庭情况绝对保密

家长也应信任班主任

一味的隐瞒特殊情况

对孩子是不利的”

image.png图片image.png

同时也有人支持

家访的地点可不限于家里

可在公共场所沟通

“上门真大可不必”

image.pngimage.png

对于家访你怎么看?

坊友可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讨论

图片

小坊福利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来源:新闻坊综合自本台《新闻夜线》、央广网、上观新闻、网友评论

编辑:张翔

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