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沈阳市属国企主要经营指标逆势上扬,交出一份展现韧性与活力的答卷。来自市政府国资委的最新报告显示,12家市属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9%,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1%,利润总额15.77亿元。

创新布局
新质生产力多点突破
增长背后,是市属国企在关键领域“落子”新质生产力的坚实步伐。
地铁集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其打造的国内首个完全市场化运作城市级地铁“碳积分”平台,开辟绿色出行激励新路径。
城投集团深度参与沈阳算力中心三期扩容,其信创项目投入运营,老虎冲循环经济产业园更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园区。
航产集团前瞻布局低空经济,1吨级无人机“他机试飞”平台进入滑跑试飞,全球首架混合动力倾转涵道式eVTOL飞行器项目启动详细设计。其谋划的东北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实现首航,开辟生命通道新维度。
盛京金控以基金“森林”滋养产业生态,助力沈阳集成电路产业补链,推动亿方联创落地、富创精密收购。其战略收购宏图创展,率先蹚出“国企资源+民企技术”混改新路,与东软共建的“盛情康养”平台,剑指东北领先智慧养老服务标杆。
沈汽集团携手吉利远程引入甲醇增程技术,与TCL合资的智能座舱基地投入运营,为传统优势注入智能基因。
盛京资产推进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运营和产业园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一枢纽、四中心”。
产投集团紧抓“银发经济”机遇,同时以“投贷同动”模式为科技城企业输血12.88亿元。
民生为本
城市服务能级再提升
服务民生福祉,国企担当持续彰显。
水务集团依托GIS系统精准调度,供水2.95亿立方米,水质合格率100%,污水处理1419万立方米,守护城市水脉。

燃气集团供应燃气4.9亿立方米,筑牢安全防线:免费为居民安装智能燃气表13.3万块、过流阀12万个、长寿命连接管20.8万根、补充燃气报警器10.2万台。其96177服务专线深度融入AI技术,构建高效服务新场景。
地铁集团线网日均客运量达180.04万人次,累计运送乘客3.26亿人次,承载城市通勤主干。
副食集团引进先进的GPS分拣系统及AGV智能搬运机器人,增强服务城市发展动能。

文体旅集团助力全民阅读,“翰林探书”系列短视频为城市增添书香。
盛京银行全新推出“盛情社区”微信小程序,集成110类政务服务,覆盖50万活跃用户,将银行服务深度融入社区生活毛细血管。
改革攻坚
深挖潜能激发新动能
面对挑战,国资系统在关键环节全力突破,为增长提供制度保障。

引资渠道拓宽:地铁集团成功落地东北首单险资合作项目,首期10亿元资金已成功放款;盛京金控、盛京资产、产投集团信用评级跃升至AAA和AA+,打开资本市场融资空间。
存量资产盘活:上半年盘活土地房产超41.1万平方米,激活资产价值22.98亿元,增加收益8.8亿元,完成740处共49.97万平方米土地房产确权,夯实家底。
亏损治理见效:市政府国资委组建治亏工作专班,成立“扭亏增效先锋队”,建立专项机制,上半年纳入治理范围的亏损子企业利润总额比2024年同期减亏1.43亿元,推动亏损企业治理取得实效。
监管效能提升:创新打造全省首个“阳光采购”平台,实现对国企采购“动态管理、一网监察、智慧监督”,并与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深化“四方联动”监督协同机制。
上半年,地铁、副食、航产等6家企业作为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被通报表扬,成为沈阳国企锐意进取的缩影。下半年,沈阳市国资国企将持续聚焦增强核心功能与提升核心竞争力,深化布局优化、央地合作等五大改革任务,在引资、盘活、扭亏、监督四个突破口持续发力,为沈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注入澎湃的国资动能。

《沈阳日报》2025年8月13日1版
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
编辑:杨思雯
校对:周大勇
责任编辑:刘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