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强化执法人员管理培训和监督,解决照搬法条机械执法

时间:2025-05-22 14:30:00

南都讯 记者黄莉玲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刚刚颁布并已正式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规范涉企执法的法治原则和制度基础。

5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据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介绍,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粗暴执法、任性执法、机械执法等问题。对此,本次专项行动在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方面有什么硬实措施?

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表示,这次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主要目的是规范执法,就执法而言,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执法水平的高低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涉企行政执法当中还是存在着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等问题,这里有很多是由人的原因导致的,必须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

据他介绍,在这次专项行动中特别强调要把住入口关。也就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坚决杜绝不具备资格的人去执法。

其次,要把住能力关。要确保执法人员具备与所履行的职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现在我们注重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的常态化培训机制,特别是强调要强化场景式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通过培训,解决执法人员能力不足、在执法过程中照搬法条和机械执法等问题。在这方面,中央组织部、中央依法治国办和司法部联合建立了常态化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机制,已连续开展了三年培训,已培训执法骨干100多万人。

再次,要把住素质关。目前,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厘清行政执法人员权力边界和行为边界,明确行政执法人员禁止性行为和纪律要求,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和粗暴执法等问题。

最后,要把住责任关。在这次专项行动当中,各个地区和部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违法或不当实施执法活动的执法人员,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一些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粗暴执法这些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法资格,该处分的处分,该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的,及时进行移送。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一些地方,像江西全省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的人员2648人;山东省青岛市清理了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人员351人。各地已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了1140条线索,处理相关人员1068人。”刘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