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茄苗“链”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5-19 15:35:00

清晨6点,寿光市纪台镇翔天智能化育苗工场已灯火通明。工人们将青翠的茄苗装入透气穴盘,远处订单货车排成长龙,等待装载新鲜种苗发往全国各地。这个占地200亩的现代农业基地,正以“小茄苗”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这仅仅是纪台镇育苗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

翔天科技


家门口的“共富车间”

“咔嚓、贴合、固定,这个动作我每天要重复上万次。”丁家尧河村48岁的李大姐手持嫁接夹,三秒内完成一株茄苗嫁接。作为翔天育苗基地的“老把式”,她每月能拿到6500元计件工资。和她一样,周边4个村庄的35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昔日的闲置劳动力在育苗车间找到了增收新路径。

“我们创新‘车间+农户’模式,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现在普通工人日均嫁接量超2000株。”翔天科技总经理刘朋朋介绍,基地还设立“育苗能手”奖励机制,带动工人年均增收1.2万元,真正将育苗车间打造成村民的“共富车间”。

科技育苗“智”造未来

走进恒温恒湿的智能温室,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温湿度、光照强度等20余项数据。“通过物联网系统,我们能精准调控生长环境,将种苗成活率从传统的70%提升至98%。”技术主管点开手机APP,一键启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针对种植户个性化需求,纪台镇推出“订单式育苗”服务,全镇18家育苗企业年繁育茄苗突破1200万株,形成覆盖全生育期的种苗矩阵。“去年定制的抗黄萎病品种,让我的大棚亩产增加30%。”种植大户安云峰算起经济账,笑得合不拢嘴。

全产业链绘就新蓝图

在纪台镇产业规划图上,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清晰可见:育苗端持续升级智能温室,种植端推广“种苗+技术”托管服务,加工端建设现代化分拣中心,销售端打通电商直播新渠道。“我们正在建设两座种业研发中心,计划引进高端茄苗品种。”纪台镇农委主任王晓琪透露,未来将打造集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品牌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种源自主

从嫁接台上的一株茄苗,到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纪台镇正以“链”为笔,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随着“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的完善,这座北方“种苗小镇”正向着种业创新高地加速迈进,为寿光“蔬菜之乡”金字招牌注入新动能。

来源:纪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