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友们,是不是常有这样的甜蜜烦恼?孩子们一片孝心,热情地拉您下馆子。眼前一桌诱人的饭菜——金黄酥脆的锅包肉、油润鲜香的地三鲜...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米饭,真是让人食指大动!可这嘴里的馋虫刚被勾起,心里的担忧就来了:这顿大餐下肚,血糖可怎么得了?
有人说"高糖高脂一起吃没关系",这话可千万不能信!咱们糖友的味蕾想要"狂欢",身体却实在"吃不消"。别着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住院医师于泽宇教您几招,就算遇到推不掉的饭局,也能见招拆招,既享口福,又稳血糖。
警惕"泡水饭"这个隐藏陷阱!
许多老友喜欢吃汤泡饭,觉得软糯好下咽。但这几乎是糊化的食物,和喝粥原理相同——进入胃里后会快速流入小肠,速度快得像坐滑梯!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功能本就大打折扣。大量糊状的高升糖指数食物瞬间涌入,需要大量胰岛素来应对。本就"疲于奔命"的胰岛只能"超负荷"工作,反而会进一步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血糖不降反升,简直雪上加霜。
吃饭顺序有讲究,记住四步曲!
第一步:饭前先喝汤
开动前先喝小半碗清汤或一杯茶(注意不是油腻的浓汤)。这能提前激活消化系统,给胃部打个"预备铃",避免突然进食造成血糖急剧波动。
第二步:绿叶菜打头阵
先吃几筷子绿叶蔬菜,如西兰花、菠菜、小白菜等。这些膳食纤维就像在肠道里铺了一层"缓冲垫",能有效延缓后续糖分和脂肪的吸收速度。
第三步:蛋白质来加持
接着品尝鱼肉、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食物。蛋白质能增强饱腹感,让您不会急着吃主食,同时进一步减缓胃排空速度。
第四步:主食压轴上场
经过前三步的铺垫,不仅主食摄入量会自然减少,吸收速度也大大减缓,血糖自然更平稳。
记住这个顺口溜:先汤后菜,肉来垫背;主食最后,血糖不累!
外出就餐小贴士
除了注意进食顺序,还可以:
准备一杯清水,油腻的菜肴可以先涮后吃
多选择清蒸、白灼、炖煮的菜品
避开糖醋、红烧、油炸等重油重糖的菜肴
吃到七分饱就放下筷子
下次下馆子,就这样试试吧!健康与美味,咱们可以兼得。
温馨提示:个人情况不同,饮食安排请遵医嘱。本文建议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指导。
专家简介

于泽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住院医师;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师承于中医药大学省名中医马建教授;擅长病证理法相适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及消化等相关系统疾病;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痛风,代谢综合征,性早熟、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湿疹、痤疮等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厌食、便秘、胃炎、泄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失眠,抽动症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欢迎老年朋友加入养生群,及时了解健康知识。



李琪见习记者:刘佳莹
编辑:胥岩
审核:乔惠琳
统筹:李佳
商务合作:13329518266、17597366160
邮箱:lnrb100@sina.com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

